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风引译文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参考资料:
1、周显才 等檀山诗豪刘禹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114
2、梁守中 等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5-6

秋风引注释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至:到。
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雁群:大雁的群体。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朝:凌晨。
庭树:庭园的树木。
孤客:单身旅居外地的人。
这里指诗人自己。
闻:听到。

参考资料:

1、周显才 等.檀山诗豪刘禹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1142、梁守中 等.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5-6

秋风引赏析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进一步推寻思索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

  “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结合前两句诗,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此刻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孤客最先闻”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孤客最先闻。”才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这里,如果联系作者的另一首《始闻秋风》诗,其中“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两句,倒可以作“闻”的补充说明。当然,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如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而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这首诗借景抒情,主要表达的其实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参考资料:
1、王文金新编千家诗之三 咏秋古诗百首郑州:海燕出版社,1986:108

秋风引拼音版参考

()
(chù)
(qiū)
(fēng)
(zhì)
(xiāo)
(xiāo)
(sòng)
(yàn)
(qún)
(cháo)
(lái)
()
(tíng)
(shù)
()
()
(zuì)
(xiān)
(wén)

秋风引作者

刘禹锡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

秋风引其他参考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凌晨,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树叶瑟瑟。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来到耳边了,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注释至:到。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雁群:大雁的群体。孤客:孤独的异乡人。闻:听到。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秋风清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
    239阅读
  • 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

    【渔家傲】寄仲高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词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170阅读
  • 长干曲四首(君家何处住)

    【长干曲四首】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1]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2]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3]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223阅读
  • 临江仙·飞絮飞花何处是

    【临江仙】寒柳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1]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2]最是繁丝摇落后,[3]转教人忆春山。[4]湔裙梦断续应难。[5]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204阅读
  • 蓄英(秋风兮萧萧)

    先秦楚辞(先秦及汉代)
    【蓄英】秋风兮萧萧,舒芳兮振条。微霜兮眇眇,病殀兮鸣蜩。玄鸟兮辞归,飞翔兮灵丘。望溪谷兮滃郁,熊罴兮呴嗥。唐虞兮不存,何故兮久留?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修余兮袿衣,骑霓兮南上。乘云兮回回,亹亹兮自强。将息兮兰皋,失志兮悠悠。蒶蕴兮霉黧,思君兮无聊。身去兮意存,怆恨兮怀愁。
    140阅读
  • 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

    【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1]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2]横中流兮扬素波。[3]箫鼓鸣兮发棹歌,[4]欢乐极兮哀情多。[5]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307阅读
  • 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

    【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1]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2],树木何修修。[3]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4]
    156阅读
  • 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

    【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1],君何淹留寄他方[2]?贱妾茕茕守空房[3],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4],短歌微吟不能长[5]。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6]。牵牛织女遥相望[7],尔独何辜限河梁[8]?
    40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