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调虽自爱

古调虽自爱出自 唐代诗人 刘长卿 的《听弹琴(泠泠七弦上)》

  • 拼音:gǔ diào suī zì ài
  • 平仄:仄仄平仄仄
  • 韵脚:去声十一队

『古调虽自爱』全诗译文对照

《听弹琴(泠泠七弦上)》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  一作:七丝)
七弦琴奏出清凉的曲调悠扬起伏,细细倾听就像那滚滚的松涛声。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我虽然很喜爱这首古时的曲调,但在今天人们大多已不去弹奏了。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39
2、吴昌恒等古今汉语实用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86
3、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61

『古调虽自爱』全诗注释

(líng)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七弦  一作:七丝)
泠泠:形容清凉、清淡,也形容声音清越。
丝:一作“弦”。
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
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古调:古时的曲调。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39
2、吴昌恒 等古今汉语实用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86

『古调虽自爱』辞典释义

◎ 【古调】gǔ diào

⒈  古代的乐调。

刘长卿听弹琴》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一:“隋 氏取 汉 以来乐器、歌章、古调併入清乐,餘波至 李唐 始絶。”

⒉  比喻高雅脱俗的诗文、言论。常以称颂他人。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忽闻歌古调,归思欲霑巾。”
清 黄鷟来 《和韵送戚缄子归蠙城》之三:“古调岂终絶?《阳春》原和稀。”

⒊  见“古调诗”。

◎ 【虽】suī

雖【戌集中】【隹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唐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

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

玉篇》推也。

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

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

◎ 【自爱】zì ài

⒈  自己爱护自己;自重。

老子》:“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史记·高祖本纪》:“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 季 相,愿 季 自爱。”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僕虽騃,亦粗知自爱。”
方孝孺 《与讷斋先生书》:“违远日久,愿见之心甚於饥渴。冬寒,惟万倍自爱。”

⒉  自己喜爱。

唐 刘长卿 《听弹琴》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苏轼东坡》诗:“莫嫌犖确坡头路,自爱鏗然曳杖声。”

作者『刘长卿』介绍

刘长卿(约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肃宗至德年间,曾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被人诬陷,下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狱,后贬为潘州(今广东省茂名市)南巴尉,移陆州司马,死于随州刺史任上。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集》。刘长卿与杜甫同时,比元结顾况年长十余岁,但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唐前期。他的诗内容较丰富,各体都有佳作,尤长于五言律诗,权德舆说他自诩「五言长城」。七言律诗则以工秀见长。他的诗驰声于上元、宝应(唐肃宗的第三、第四个年号)间。皇甫湜说:「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可见其诗名之高。

『古调虽自爱』全诗赏析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七弦 一作:七丝)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此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与《全唐诗》均为“听弹琴”。
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中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
“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
“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
“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
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
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
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
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
“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
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
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毕竟成了“古调”,已经没有几个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
“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
“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
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
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
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
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
“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
“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06-407

『古调虽自爱』常见问答

  • 问:古调虽自爱出自哪诗词?作者是谁?
    答:古调虽自爱出自古诗词《听弹琴(泠泠七弦上)》,作者是唐代刘长卿
  • 问:古调虽自爱下一句是什么?
    答:古调虽自爱下一句是今人多不弹。
« 上一句
下一句 »

类似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