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译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参考资料:
1、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4-35
2、赵明华唐诗原来可以这样读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2:61-62
3、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9

渡汉江注释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
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
书:信。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参考资料:
1、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4-35
2、赵明华唐诗原来可以这样读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渡汉江赏析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第三、四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着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诗人正是这样逼真地再现了特殊境遇下,对家人的入骨关爱,吟咏出入类心灵的良善韵律,从而引起了千古的共鸣。只是这种境遇的造成,诗人不能辞其咎。在这一点上,后来杜甫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述怀》)写战乱中担忧家人,至于不敢面对吉凶未卜的“消息”。则更有时代感,更耐人寻味。

  此诗不仅有巧妙的抒情艺术,而且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4-35
2、颜邦逸 赵雪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材·文学作品赏析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110-112
3、张恩富唐诗的历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3-25

渡汉江拼音版参考

(lǐng)
(wài)
(yīn)
(shū)
(duàn)
(jīng)
(dōng)
()
()
(chūn)
(jìn)
(xiāng)
(qíng)
(gèng)
(qiè)
()
(gǎn)
(wèn)
(lái)
(rén)

渡汉江作者

宋之问宋之问 宋之问(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令文,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著名诗人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上元二年举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媚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后张易之被杀,中宗复位,于神龙元年(

渡汉江其他参考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不知为何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注解岭外: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高舍人二曹长

    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因浮济川舟,遂作适野行。郊树映缇骑,水禽避红旌。田夫捐畚锸,织妇窥柴荆。古岸夏花发,遥林晚蝉清。沿洄方玩境,鼓角已登城。部内有良牧,望中寄深情。临觞念佳期,泛瑟动离声。寂寞一病士,夙昔接群英。多谢谪仙侣,几时还玉京。
    36阅读
  • 渡汉江(去年春,奉使东川,经嶓冢山下)

    嶓冢去年寻漾水,襄阳今日渡江濆。山遥远树才成点,浦静沉碑欲辨文。万里朝宗诚可羡,百川流入渺难分。鲵鲸归穴东溟溢,又作波涛随伍员。
    23阅读
  • 使东川。汉江上笛

    小年为写游梁赋,最说汉江闻笛愁。今夜听时在何处,月明西县驿南楼。
    20阅读
  • 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

    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
    22阅读
  • 汉江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21阅读
  • 咏史诗。汉江

    唐代胡曾
    汉江一带碧流长,两岸春风起绿杨。借问胶船何处没,欲停兰棹祀昭王。
    19阅读
  • 汉江上作

    汉江波浪渌于苔,每到江边病眼开。半雨半风终日恨,无名无迹几时回。云生岸谷秋阴合,树接帆樯晚思来。对此空惭圣明代,忍教缨上有尘埃。
    21阅读
  • 初过汉江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值岁阑。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2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