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日未没

平沙日未没出自 唐代诗人 王昌龄 的《塞下曲》

  • 拼音:píng shā rì wèi méi
  • 平仄:平平仄仄平
  • 韵脚:入声六月

『平沙日未没』全诗译文对照

《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5-202

『平沙日未没』全诗注释

(yìn)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饮马:给马喝水。

平沙日未没,黯(àn)黯见临洮(táo)
平沙:广漠的沙原。
黯黯:昏暗模糊的样子。
临洮: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以临近洮水得名。
秦筑长城,西起于此,故有“昔日长城战”之语。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昔:一作“当”。
长:一作“龙”。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hāo)

足:一作“漏”,一作“是”。
蓬蒿:蓬草蒿草之类杂草。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5-202

『平沙日未没』辞典释义

◎ 【平沙】píng shā

⒈  指广阔的沙原。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张仲素塞下曲》:“朔雪飘飘开 雁门,平沙歷乱转蓬根。”
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

⒉  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对“轻沙”、“重沙”而言。

《清史稿·食货志一》:“河南 沙荒地三万三千餘顷。可垦者分三等:曰轻沙,曰平沙,曰重沙。”

◎ 【日】rì

日【辰集上】【日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 【未】wèi

未【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 【没】méi

沒【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歿歾《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勃切,音歿。《說文》沈也。

盡也。《詩·小雅》曷其沒矣。《傳》沒,盡也。《》言不可盡服也。

過也。《禮·坊記》君子不以美沒禮。《》沒,過也。不可以財物豐多,華美其事,沒過於禮。

貪也。《晉語》不沒爲後。

乾沒。《史記·酷吏傳》張湯始爲小吏乾沒。《註》如淳曰:得利爲乾,失利爲沒。正義曰:乾沒,謂無潤澤而取他人也。

曰:陽浮慕爲乾,心內不合爲沒。

水名。《山海經》太水東南流,注于沒水。《水經注》作役水。

《孫雞林類事》高麗方言,謂水曰沒,井曰烏沒,熟水曰泥根沒,冷水曰時根沒。

《集韻》莫佩切,音妹。亦沈也。

母果切,音麼。不知而問曰拾沒。

《韻補》叶明祕切,音寐。《曹植·七啓》翔爾鴻翥,濈然鳧沒。縱輕體以迅赴,景追形而不逮。逮音遞。《說文》本作

作者『王昌龄』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为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734)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故世称王江宁。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是一代七绝圣手。其诗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其诗《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都很有名。也有以感时、宫怨、送别为题材的佳作。有《王昌龄集》。

『平沙日未没』全诗赏析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
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
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
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
“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
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
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
“平沙”谓沙漠之地。
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
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
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
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
据新旧《唐书·王晙列传》和《吐蕃传》等书载:公元714年(开元二年)旧历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
诗中所说的“长城战”,指的就是这次战争。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这是众人的说法。
对此,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以这里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作回答:“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足”是充满的意思。
“白骨”是战死者的尸骨。
“今古”贯通两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内;不仅指从古到今,还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
意思是说,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
这里的“白骨”,包含开元二年这次“长城战”战死的战士,及这以前战死的战士。
这里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
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95-202
2、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95-97
3、张国伟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61-64

『平沙日未没』常见问答

  • 问:平沙日未没出自哪诗词?作者是谁?
    答:平沙日未没出自古诗词《塞下曲》,作者是唐代王昌龄
  • 问:平沙日未没下一句是什么?
    答:平沙日未没下一句是黯黯见临洮。
« 上一句
下一句 »

类似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