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杨柳青青江水平

【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杨柳青青江水平译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参考资料:
1、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42
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31-832
3、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76-477

竹枝·杨柳青青江水平注释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晴:与“情”谐音。
《全唐诗》:也写作“情”。

参考资料:
1、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42
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31-832

竹枝·杨柳青青江水平赏析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这一句是叙事,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最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东边日出西边雨”,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上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这使这个少女听了,真是感到难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因为句中的“有”、“无”两字中,着重的是“有”。因此,她内心又不禁喜悦起来。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用谐音双关语来表达思想感情,是我国从古代到现代民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首诗用这种方法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更为贴切自然,既含蓄,又明朗,音节和谐,颇有民歌风情,但写得比一般民歌更细腻,更含蓄。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传诵。

竹枝·杨柳青青江水平拼音版参考

()
(zhú)
(zhī)
()
(yáng)
(liǔ)
(qīng)
(qīng)
(jiāng)
(shuǐ)
(píng)
(wén)
(láng)
(jiāng)
(shàng)
(chàng)
()
(shēng)
(dōng)
(biān)
()
(chū)
西()
(biān)
()
(dào)
(shì)
()
(qíng)
(què)
(yǒu)
(qíng)

竹枝·杨柳青青江水平作者

刘禹锡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

竹枝·杨柳青青江水平其他参考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