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它能在富庶的长三角搞割据,跟清廷政权,锣对锣鼓对鼓地打了十几年,在历代起义运动中是极为罕见的。可是,同样都是农民起义了十几年,朱元璋能成功称帝,太平天国为何却失败了?

“劝世良言梦幻传,全承天命起金田。拜上帝中无上帝,太平国里有王权。始为黎民成半壁,终成皇帝败江山。*****陈腐萧蔷祸,欺世偷名自墓眠。”

这七言诗,总共56个字,却详细地描写了14年间太平天国的起因、经过、结果。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道光三十年,也就是1851年,整个政权总共经历了14年。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南方人民兴起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起义。

从1851年到1864年,在这14年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等人发动武装起义,后来建立太平天国。

01 第一阶段封王

没起义之前的洪秀全一心考取功名,七岁入私塾的他,直至30岁,依旧没能考取功名,四次考试,四次落榜。

在四次的考试中,洪秀全认为自己23年的苦读不能中榜,这些都不赖自己的能力,而是将责任推到清朝政府。

偶然机会结识了杨秀全等人,带领汉族和壮族人民在广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在1853年3月定都于江宁,改称天京。

当初的六人最后的下场都是比较惨的,洪秀全信奉基督教,他创造了拜上帝教,在会众帮助下发动的起义。自称为天王,然后将军权交给杨秀清。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杨秀清自以为有了实权,利用“天父下凡”来要挟洪秀全称他为万岁,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和误会不断升级,最后洪秀全让北王和翼王杀了杨秀清。

而这场内乱之后,太平天国便再无力对抗清军,打仗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洪秀全选择在1864年6月1日,在太平天国沦陷之日服毒自杀。

西王和南王均在战场上身亡,北王让洪秀全杀害,翼王最后被清军凌迟处死。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提供了不少的契机,那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只持续了14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太平天国灭亡的呢?

要想知道为什么灭亡,就要说一说为什么想起义,而太平天国起义的目的就是“让农民翻身把皇帝当”,谁不想当皇帝呢?

人人都羡慕皇上,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还有后宫三千佳丽,但是皇上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皇帝不仅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还要有自己的“心机”,为什么这么说呢?

皇帝不仅要管理自己,更要管理下属,让所有的大臣都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然而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皇帝把大臣们分成“三六九等”,例如清朝官职分为九品,每一品又分为正和从,所以也称作九品十八阶。

每个官职的选拔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数量,确定人数便是第一大事,不能选拔过多或者过少。

而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却封了两千多个王,一万多个丞相,底下的小官职更是没法数得清,这样的胡乱册封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的主要原因。

由于太平天国是农民武装起义,大家就模仿戏文的官职为参考,分为王、侯、丞相、军帅、组长等十三级,数量之多,让人咋舌。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最开始起义的是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萧朝贵、韦昌辉、冯云山六个人,而他们的权利分配的却不得当。

六个人都是王,而洪秀全在名义地位上都是“老大”,权利也是几人之中最大的,杨秀清排位“老二”,他可以管控和约束其余四个人。

这样的权利分配不均匀,迟早会酿成大祸,为以后的内乱之战留下祸乱。

再后来出兵打仗,当初的六个人,有的死伤,有的被洪秀全赶走,六人之中只有洪秀全一个人。

他怕没有人再忠于自己,他害怕底下的人会造反,于是他想到用钱和官职收买人心,给大家钱财和官职,便于管理人员。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可是却封赏两千个王,一万多丞相,两万个将军,整个军队里没有小兵了,都是高官贵人了,还有谁会用真心去打仗呢?

这个团队里,人人都是领导,这样的团队怎么会有发展呢?后来大家通过贿赂洪秀全得来领导的官职,在为官的人群里不断地出现庸才,这导致团队无法正常运行。

团队里的高官拥有权利,开始吃喝享乐、不思进取,甚至团队里起内讧,里面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没有为整个团队考虑。

太平天国的权利分布得过于松散,没有一个固有的完整体系。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在太平天国的后期,各个王爷,将军之间勾心斗角,互相伤害,内部人员不合加上洪秀全的各种猜忌和猜疑,内部政权分裂,以至于无法抗衡清朝,所以被消灭。

王可是古代很重要的爵位,一下封赏2700多位王,确实让人大吃一惊,早在秦始皇时期,就把王看作和天子一样重要的。

在清朝及其他朝代,王的爵位都是皇亲国戚或者是皇帝的亲弟弟亲哥哥才能享的尊荣,其他的外姓人一概不允许封王。

皇帝封赏王,为的就是巩固自己的地位,让王爷等人更加效忠于自己,为什么太平天国要大肆封赏王位,难道也是为了自己的政权稳定?

据历史记载,起初太平天国也只是分为东南西北翼五个王,分别为天王洪秀全、北王韦昌辉、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和翼王石达开。

在经历天京之变后,只剩下翼王石达和洪秀全,翼王石达也带兵离开了洪秀全。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当时的这种情况是洪秀全没有想到的,他也曾说过,再也不封王了。可是后期为什么反悔了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后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属于落寞了,洪秀全就靠着给人官职留住人在自己的军营里。

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东王杨秀清的事情让洪秀全留下阴影,让他不再相信任何一个人,所以大肆封赏王位。

封王的这个事情在后期是快速笼络人心的方法了,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从1个到6个,从6个到2700个,数量涨幅速度之快,也奠定了后续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因素。

洪秀全甚至定下:天王(洪秀全)万岁,东王九千岁,依次往下排列,排到翼王就只剩下五千岁,这样的排列和排序既无知又可笑,为以后的内乱奠定了基础。

确定了人员和兵力,太平天国开始进行起义了,洪秀全打算带领部下,攻下武宣县,成功之后,就一举进军永安。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在“永安胜仗”之后,冯云山和萧朝贵先后在战乱中去世,那空出来的王位怎么办?

当然是补全了,在1854年又陆续将秦日纲封为燕王,胡以晃封为豫王。

这两位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为太平天国运动付出的功劳比较多,得到洪秀全等人的信任和赏识。

这个时候,封王还是按照功劳和付出的多少,王的名号也是稀缺的,“含金量”也是比较高的。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两个王的加入,大家是不是以为整个团队进入到了上坡路?以后的道路是不是该顺风顺水了呢?可不是,千万别忽略内部的矛盾。

早在封六个王的时候,矛盾的种子就埋了下来,这些内部矛盾得不到良好的解决,这些矛盾就像雪球,越滚越大,这场内部的矛盾迟早会爆发的。

在天京事件之后,内部问题的事件终于要爆发了,这件事情的起因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更何况涉及到这么多的人。

可以确定的是,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而这个时候洪秀全自己就已经想统领兵权。

洪秀全看着掌握重权的杨秀清,心里不舒服,打算将杨秀清的兵权收入囊中,让自己更有威望,于是他开始使用计策。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洪秀全使用离间计,利用韦昌辉和秦日纲对洪秀全的信任,洪秀全教唆两人杀害杨秀清,并且收了杨秀清的兵马。

杨秀清的兵马转移到了韦昌辉和秦日纲的手里,洪秀全觉得自己得到兵权势在必得,于是想杀了两个人。

但是洪秀全想不到,因为这次却是自己失去了更多的兵马和人心,实在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了。

翼王石达是个有计策的人,他看穿了洪秀全的内心,对于洪秀全这个想法,石达是后怕的,同时也是心灰意冷的。

石达害怕自己手里的兵权,早晚也会被洪秀全收走,怕因为夺得兵权而杀害自己,于是连夜带着自己的亲信以及十几万的兵马离开洪秀全。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石达带走了大批量的兵马和人才,使得洪秀全孤立无援,这使得太平天国的气息越来越弱,面对敌人毫无还手之力。

孤立无援的洪秀全手里缺少兵权和人才,日日寝食难安,看见太平天国的势力越来越弱,太平天国运动无法正常运作。

02 第二阶段胡乱封王

洪秀全眼看着自己手下的人员都离开自己,于是打算大批量封王来稳固自己的政权和地位,让剩下的人员继续效忠于自己。

据史料记载,从1862年开始,洪秀全开始封王,一下封到百余个,然而这是一个开始,一直封下去,鼎盛的时期一共有2700多个。

14年间,封赏将近3000个王,那太平天国要是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再长一点呢?会不会整个军队都是王了?这样实在有点讽刺的意味。

近3000个王,再夸张一点,这个王比兵都多,要是在军队里,喊一声王爷,大家得一起回头看吧。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最开始,六个人的时候,每位王爷都确保拥有权力和兵力,可是后来数量大增,导致每个人分到手的实权比较少。

所以到中后期封赏的王爷们也只是个空架子,也只是简单地拥有封号和名号。

到了最后期,连王爷们的封号都想不出来了,因为可用的“好名字”不够了,所以最后期的王爷连个名号都没有了。

根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的官阶分为:“王、列王、天将、朝将、神将、主将、佐将、义、安、福、燕、豫、侯”分的等级倒是足够精细。

但是侯的位份却排到了最后面,可见侯的位份最低,而且没有丞相的存在,这样的排序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乱成一团的官职体系,实在让人摸不出个门路,明明侯是中国古代的五等爵位之一,侯爵在其中排位第二,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而在太平天国中侯爵却排在最后面,确实让人不理解。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盲目地整理官职,急于和清朝区分开来,所以照着戏文里胡乱排序,这也是缺少治理国家的经验导致的。

太平天国时期不只是单单封王的数量多,就连丞相就有1万多个。

我们了解到自从秦武王开始,设置丞相,基本都是有两个丞相,分为左丞相和右丞相,称为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而清朝则是没有丞相的。

在古代丞相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丞相是百官之长,百官之首,丞相的地位仅次于皇帝,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丞相拥有无上的权利,而这个丞相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不仅要为皇帝出谋划策,更是为皇家做出杰出贡献的。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洪秀全为了和清政府对抗,所以在选举丞相的时候也是反着来的,清朝没有丞相,那么好,太平天国疯狂选举丞相。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按照周礼,建立六官制度,就是说有六个大丞相,这些大丞相下面又细分为正、又正、副、又副,这样算下来,就有24个丞相。

然而这24个丞相是最早期的,到后面发展越来越多,跟封王是一样的经过。

除了上面提到的丞相,还有左右丞相、殿前丞相等等,丞相的数量根本数不过来。

据统计,在太平天国后期,平均50个人里,就会有一个丞相,那么5万人里,就有1000千个丞相,要是军队人数有50万人呢?那丞相的数量足足达到了1万人。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03 失败原因

丞相和王的职称一样,变得不再“值钱”,变得没有了价值,然而这些丞相和王缺少他们存在的意义,这样的胡乱加封不仅没有使太平天国运动变得完美,反而加速了太平天国的衰败。

还有其他原因,洪秀全等人带领的大多数都是农民,而农民阶级不是当时社会的新生产力和代表,当时的农民群体有阶级层面的限制。

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所以农民群体无法提出正确且完整的政权模式,更无法提出正确的改革方向及方法。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与民众脱离,摒弃了最初的想法,最初明明是想让农民有地可种、有衣可穿、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而后期统治者却让曾经的农民群体建造宫殿,甚至进行“选秀”,这就已经和他们当初的目的背道而驰,使得统治者缺少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太平天国运动大规模地反对中国传统思想,带着西方的宗教色彩,这些都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总体来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缺少重要领袖和改革的新思想,在农耕的格局下太平天国运动属于落后的核心思想,属于落后的政治体系,不符合历史的要求,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是以宗教组织来组织群众,思想上困在拜上帝教,这不科学,反而间接害了农民群众。

而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属于农民阶级,这样的阶级存在思想上的局限性,不能提出完整的政治纲领,也无法保持内部的团结,所以这场运动是必然失败的。

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封建和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带领农民群众打响了“第一枪”,对于太平天国运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整体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打破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不仅如此,运动中大大鼓励人民群众一起对抗封建王朝的勇气和信心,对帝国主义有所打击,给想侵略中国的列强重重的打击和教训。

同时,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阶级不具备优良的作战条件和素质,也没有正确的领路人,这也是为后人留下了教训。

只有看到曾经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让后人借鉴,让后人摒弃坏思想坏理论,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所以太平天国运动需要从正面和负面同时看待历史。因此,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除了其自身的原因,满清也是“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用卖国投降,取得了英法等外部力量的支持;用答应不平等条约,来换取对太平军助剿。而太平天国不如大清会卖国,还要脸,于是站着被内外反动势力打死了,这也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他们的原因!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zhgshw.cn/chuantongwenhua/1044.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 《钓竿篇》沈佺期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钓竿篇》是唐代诗人沈佺期创作的一首垂钓诗。此诗一反作者多为点缀太平的应制诗风,内容写的是“纶钓嬉游”之事。全诗格调流畅而谐趣,内容朴实而清丽,既洋溢生活气息,又饱蕴人生哲理。【原文】钓竿篇朝日敛红烟,垂钓向绿川。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钓…

    2021-07-2019
  • 《经梧州》宋之问唐诗鉴赏

    【原文】经梧州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赏析】据《新唐书》记载,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逃回后,又投靠了当政的武三思,谄事太平公主,于景龙中迁升为考功员外郎。后安乐公主权盛,他又往谐结,太平公主深恨之。当中宗将提拔他为中书舍人…

    2021-03-2513
  • 《寒食陆浑别业》宋之问唐诗鉴赏

    【原文】寒食陆浑别业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赏析】武则天执政时期,多居于东都洛阳,其近臣文士,亦常随行左右,诗由洛阳起笔,说明这是宋之问任居洛阳,偶返山庄时所作。“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2021-06-1630
  • 看透生死的哲理句子,描写顿悟生死的10句话

    看透生死的哲理句子,描写顿悟生死的10句话

    人不管活多少年,在宇宙中都是万古一瞬,等同于零。天国和虚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确认人生的短暂性和虚幻性。死亡是坏事也是必然之事,唯有与它和解。因为珍惜爱所以怕死,因为不愿意死所以更珍惜爱。凡是我不可知的事情,皆与我完全无关,包括宇宙中无数星球,包括我身后子孙万代的情形。死是公正的,对谁都一视同仁,死并不孤单,全世界都与你为伴。死永远是个不速之客,无论他什么时候来到,你都觉得突然,都觉得太早。我们唯一…

    2023-10-0425
  • 水浒传主要内容概括简短,主要人物事件

    水浒传主要内容概括简短,主要人物事件

    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南宋人龚圣与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到宋、元年间,话本、杂剧广泛演说,有些存留到现在,如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和元人杂剧。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小说中的重要人物:晁盖(托塔天王)宋江(及时雨)卢俊义(玉麒麟)时迁(鼓上蚤)吴用(智多星)公孙胜(入云龙)林冲(豹子头)花荣(小李广…

    2023-10-0630
  • 逃出克隆岛英文电影观后感,逃出克隆岛有什么意义?

    逃出克隆岛英文电影观后感,逃出克隆岛有什么意义?

    2005年梦工厂出品的一部科幻动作电影《逃出克隆岛》就是关于克隆人的主题,于2005年7月22日在美国上映。“人类有权选择以人类的方式出生,而不是在实验室!”设想有一天,你身为政界名流、商业巨亨、或是国际巨星……总之,职业、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濒临死亡,但却有足够的金钱,你是否愿意选择延续自己的生命?《逃出克隆岛》。这部由伊万·麦克格雷格和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影片上映于2005年,以2019年的…

    2023-10-1023
  • 春风十里报新年,春风十里报新年简谱

    春风十里报新年,春风十里报新年简谱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

    2023-10-1220
  • 可以为师矣的意思,可以为师矣的意义和用法

    可以为师矣的意思,可以为师矣的意义和用法

    以前上学时总是学过就忘了,也不知道多学几遍,学过就很容易忘记了,记得以前做完作业,老师都让我们检查一遍,那时也不理解,总是觉得烦,现在我明白了,老师这是为我们好,也是验证了这就话的精髓与意义了。温故而知新,这是大家经常听到的一句。在我上学的时候,我就理解为我们要时常温习以前的知识。在成长后,才能够读到其更深的韵味。真正读懂这句话,我们要站在孔子当时所生存的社会来思考这句话。在过去教育只是针对贵族的…

    2023-10-1214